欢迎您登陆114名医导航! 支付宝/微信快速支付    

返回首页帮助中心 | 手机版

健康首页 > 健康管理

北京时间:

春季的气候多变,关注血压健康刻不容缓

2020-03-13 16:19:42 [作者]:Hakumen [来源]:岳阳医院

众所周知,冬天是心血管病好发的季节,所以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在冬天非常注意护心。但其实不只在冬季,初春之时,“倒春寒”之际也易突发心血管病,尤其逢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对于一些血管弹性减弱和功能降低的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寒可诱发脑血管痉挛,诱发中风,因此机体调节能力下降的人群要加强防范,特别注意血压的管理和保养。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损害重要脏器,如心、脑、肾以及外周血管等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无形杀手”悄然逼近年轻人

随着当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呈现年轻化趋势。2010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研究显示,在总体高血压患者中,年龄<64岁患者的比例约为77%。国内一次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在新出现的高血压病例中,35-45岁患者占63%,青年成为高血压新增病例中的主要人群。中青年群体中高血压患病率快速增长,其增加趋势较老年人群更显著。在中青年群体中,知识分子、公务员、财务工作者、记者等人群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可以说,高血压病越来越青睐年轻人。青年高血压可导致早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并具有显著增加死亡率和致残率,带来极大的社会负担,但是患者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远低于其他人群,随之可带来严重的个人、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对青年高血压提高重视、早期诊断,并给予合理规范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死亡风险主要源头

近年来发生诸多中年猝死案例令人唏嘘不已。某基金45岁总经理周某,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某集团董事长徐某因急性心肌梗塞去世,终年44岁;某报社体育部主任马某突发心梗去世,年仅47岁;健康咨询平台创始人张某因突发心肌梗塞,享年44岁……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猝死与自己毫无关系,但其实猝死并非遥不可及。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心源性猝死占据全部猝死的90%以上,冠心病发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在对全球的61个人群(约100万人,40~89岁)平均随访12年发现,诊室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呈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的研究发现,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和31%,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源头疾病即是高血压。

血压已亮起黄灯,很多人仍不自知

不典型的症状和不敏感的身体感觉不出症状增添了危险,由于生活、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许多疾病表现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如,现今很少糖尿病是因为症状感觉而就医诊断发来的,大多数是体检血糖指标完成的。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中青年高血压表现出不典型的症状,或不敏感的身体根本感觉不出症状,从而导致高血压在年轻人中的知晓率很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1.4万名志愿者,结果发现,19%的参试者患有高血压。值得提醒的是,只有不到一半的志愿者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有研究显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因延误就医致死率高于老年患者,因此,年轻人比起老年人,更要对高血压这一“隐形杀手”提高警惕。

为了加强对高血压的认识,我国已将120-139mmHg/80-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即国际上统称的“高血压前期”。在高血压前期的人群中,约有45%-64%的人群将发展为高血压。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为了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在去年的10月8日即第22个“全国高血压日”,把宣传主题定为“18岁以上知晓高血压”。

然而,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约百分之七十的人群不知自己已患有高血压,知晓率仅占百分之三十,好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由于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因此不予关注,任其发展,殊不知,“危险”已存在,研究证实,高血压前期已存在对靶器官的损害,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收缩压每升高20 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翻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熬夜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上高盐高脂等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缺乏运用等各方面的原因,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呈增长趋势,且趋向年轻化,尤其是中青年男性,吸烟,饮酒似乎也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等等这些都是造成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从冬天到春天,万物复苏,昼夜温差大,冷热交替,这时候如果衣服减得太快,就容易造成血管收缩,心血管疾病也就容易发作。春天来了,睡眠减少,户外运动突然增加,由静到动的不平衡,这个时候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此外,春季肝气旺盛易生肝火,春季对于身体失衡的人群而言常常加重情绪的波动并诱发血压的升高和不稳定,因此3、4月份成为心血管病高发的时期。

传统中医药学对血压健康有着独特而全面的认识

中医学对高血压发病的独特认识,包括从先天秉赋、形体特质和发病年龄等遗传性状的认识,以及从情志因素和生活失调等后天环境影响的认识,都为中医药治疗早期高血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因先天禀赋,也就是说与父母遗传有关而有易发病的体质,通常以肝肾不足为多,二因环境、饮食、压力等后天因素,伤肝损脾。高血压的发病是复杂多变的,如上所诉多因肝肾不足,阴阳失衡,风阳内动,此外,常夹痰、夹湿、夹瘀,阻滞经络。因此需要因人而异,辨证论治,有效的防御高血压的发生和进展。随着临床工作的积累,我们发现以辨证为基础的单纯中药治疗早期高血压,能够非常有效地改善和调节血压水平甚至回归正常。对已发高血压,中药配合西药的联合治疗方案对控制高血压病的进程、稳定血压和降低靶器官损害有积极的作用。

行动起来,关注血压健康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定期的体检是不可缺少的,在体检时若发现血压略有升高,那么您应到相应的科室做一明确诊断,如果属于正常高值,建议早期实施生活调理和中医治疗,早期控制血压,不仅可以延缓甚至逆转高血压进程,还可以保护靶器官的损害。如果您已属于高血压范畴,建议中西医结合共同调理,通过中医药,提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将西药用量减少到最小的剂量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总之,对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及随访管理,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矫正不良生活方式,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风险。

如果能够做到“未病先防”早期预防高血压,“已病防变”中西医结合稳定控制高血压对您的健康将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