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114名医导航! 支付宝/微信快速支付    

返回首页帮助中心 | 手机版

健康首页 > 健康管理

北京时间:

早期症状隐匿,专家告诉你肾癌该怎么防

2020-04-08 10:02:56 [作者]:Hakumen [来源]:肿瘤医院

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三大肿瘤,其中,肾癌发病率虽居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却居首位。

据最新的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肾癌发病人数年增长率超过7%,而这一数值在10年前仅为3%。大众对肾癌知识的知晓程度,远不及前列腺癌和膀胱癌。

早期症状隐匿,早筛高危人群

经典肾癌“三联症”——血尿、腹痛、腹块,仅有6%-7%患者会出现。事实上,肾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当明显症状出现时,提示肾癌已发展得较为严重。

临床上,超声可发现早期肾脏肿瘤,具有无创性、价格低、准确性高等优点,是筛查最主要的方法,超声甚至可筛查直径1厘米的小肿瘤。常规体检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肾癌超70%是早期,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所以,我们建议大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超声检查,有利于尽早发现肾脏以及其他脏器的肿瘤。

肾癌发病率仅是肺癌的五分之一,真正能通过大规模筛查发现的肾癌并不多。如筛查10万名普通人,约能发现不到10例肾肿瘤。所以,我们建议筛查的注意力集中在肾癌高危人群,包括:患有VHL或其他家族性肾癌综合征的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会伴有囊肿(肾脏内的液性空腔),其中有1%患者将最终形成肾癌;结节性硬化患者,这种综合征会导致肾脏良性血管病变以及肾癌。这些患者应每年定期进行超声和CT检查。

大量摄入果蔬,可降患病风险

高脂和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癌发病风险。日常大量摄入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这一患病风险。目前,还没有研究证实日常摄入维生素可以降低肾癌风险,所以,我们还不知道维生素是否能起到预防作用。

尽管总体人群的肾癌发病率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但绝大多数散发性肾癌仍不可避免,这是人口老龄化的结果。

绝大部分人日常摄入的营养物质已足够,我们认为没必要通过摄入各种保健品来降低肾癌发病风险。

术后局部复发仍能根治,严密随访很重要

基于肾癌的病理分期和患者总体身体状况,可考虑采用一种或数种治疗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手术、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放疗、能量消融治疗等。

手术是肾癌治疗的根本方法,尤其是局限性病变患者,手术可治愈大部分患者。对局部晚期的病人,在手术之外,还要予以系统性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对远处转移或完全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肾癌患者,在尽可能行肾脏原发肿瘤切除术后,再联合全身系统性治疗。放疗可减轻因肿瘤对正常组织局部压迫产生的症状。

肾脏局部复发的病灶比较局限,可完整切除的患者,仍可达到根治疗效。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患者对术后复发转移难以接受,会认为是术前影像检查未发现转移。那么,手术既然完整切除了肿瘤,为何还会复发转移呢?其实,这很可能是因为肾癌细胞在术前就已随血流和淋巴系统潜伏到身体其他器官,数月或数年后,这些看不见的癌细胞长大了,导致复发,这就是“微转移”。

肾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他还有肝、淋巴结、肾上腺、骨和脑等,因此常规复查肺和腹部至关重要。由于肉眼、手术探查及影像学检查都较难发现“微转移”,严密随访就很重要。肾癌复发可能在术后数十年,但多数在一至三年间。因此,最初医生会安排比较密的随访,随访五年以上未复发的,复发风险就较低了,但并非降到零,依旧不能掉以轻心。